和孩子做朋友,反而养出问题孩子宽容型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古人常言“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今受西方传来的新式教育影响,大家都提倡跟孩子做朋友。可做朋友做着做着,父母却迷失了本心。他们通常对孩子充满了爱意,也被大部分孩子认为是理想型的父母。实际上,在育儿方面,宽容型的父母是一种伪装,是典型的用爱和宽容来掩盖教育缺失的现象。当然,这并非指父母不爱孩子,恰恰是真心爱孩子,并全方面为孩子着想。但这样的父母为了避免与孩子产生冲突,有时会出现一些与教育目的相悖的行为。好比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父母会说“没关系”;孩子失败了一蹶不振,父母会说“开心点”,从不劝孩子坚持。在这种条件下成长大的孩子,可能很少与父母爆发冲突,但也很难获得成功。年,一位心理学家对宽容型父母进行了如下描述:宽容型父母只把自己看作是给予孩子一切所需的来源,而不主动承担起塑造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就是说,他们不会约束孩子,而打算让孩子自己规范自身行为。听起来这样的教育方式好像特别尊重孩子,但实际上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过度的自由,对于不了解世界规则的孩子而言,其实也相当于一种溺爱,具体错误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3点:①父母把自己看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应该负起教育责任的家长。②在需要父母做决定的事情上,反而去征求孩子的意见。③不会为孩子安排任何事情,也不会在适当的时机让孩子自己承担和后果责任。01和孩子做朋友,反而养出“问题孩子”?前面谈了宽容型父母的教育盲点,接下来来浅谈一下宽容型教育的危害。1)孩子不具备自律性自律这项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毕竟初生时都受人性控制,不懂何为道德。自律需要在父母提供的成长框架下,通过耳濡目染和道德规范而形成。严格来说,这属于对抗本性的一种存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恰当的规则与限制,放任其自我成长,就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自律性。2)情绪管理能力欠缺由于父母过于宽容,从来不质疑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在无意间错失了很多管理情绪的机会。比如孩子犯错时,如果父母不进行说教或引导,那么以后孩子在情绪管理方面就会显得更加被动。3)不够宽容在过于宽容的家庭中长大,往往缺乏了冲突。冲突虽不是件好事,但也是维系和改进关系、友谊以及婚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能从中学到处理愤怒的能力,因而,有时父母的“宽于待人”,也会导致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到这种技能。4)缺乏耐心宽容的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事缺乏兴趣想要放弃,或面对困难时,就会说“算了吧”。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及即使成年了,遇见自己不感兴趣或觉得困难的事情,就会由于畏难心理而自动放弃。这导致孩缺乏耐心、恒心以及坚持力,基本很难成大事。02宽容型家长种极端,严慈相济才是正确的育儿态度其实,宽容的父母本意是好的,他们只是想让孩子快乐。只是,他们忘了这样的忽视,会让孩子无法掌握一些必须的技能。做父母应该严慈相济,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都没有错。但也必须具备家长的权威,才能有效地管教孩子。所有事物都存在对应对立统一的规律,走任何一种极端都是不好的。这要求父母既不可无严,又不可严而无度,既不可无慈,又不可慈而无限,要做到严慈相济,相互配合。好比宽容型父母,万不可一味宽容,必须要给孩子立规矩,才能使其道德和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03宽容型父母如何做到适度,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有些事不能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有的家长会说,立了规矩但孩子只知道耍赖,实在没有办法呀!实际上,孩子的本性决定了,这会成为所有家庭的通病。人性本就是趋易避难的,孩子不听原则很正常。他们常常会以哭闹来要挟,如果父母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那么孩子就会知道这是有效的。要求总被满足,导致孩子不具备自制力,将来会被更多的麻烦找上。2)有些事必须孩子自己完成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小,做事磨蹭很麻烦,于是包揽一切,觉得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也就学会了。实际上,培养孩子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顺应其成长和发展规律,在每个阶段让孩子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最好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而是真正授人以渔,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长了,孩子才能在这种过程中学习到如何独立成长、自立自强。3)有些责任和后果必须孩子自己承担在《我永远爱你》的绘本中,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孩子:如果我把枕头弄坏了,里面的羽毛到处乱飞,你还爱我吗?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必须把掉到地上的羽毛收拾起来才可以。孩子: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了妹妹的衣服上,你还爱我吗?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必须先给妹妹洗澡,并把衣服洗干净才可以。这个故事中妈妈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鉴,她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但与此同时也不忘强调孩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父母无法帮孩子逃避,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孩子必须对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拥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04写在最后亲子关系确实是平等的,不代表着占有和束缚。但是,父母也不是只要宽容就可以的,教育是一场修行。莫言曾经说过: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无需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通过不断学习,最后才成的。为人父母,是一场关于爱与分离的修行。聪明的父母不会让孩子在分离后的人生中感到贫瘠和窒息,而是在孩子需要呵护时给予最浓烈的爱,需要独立时放手退让。宽容型父母,一定要做到适当育儿,严慈相济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0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