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城市里再也看不到流着鼻涕、一脸高原红、穿得脏兮兮的孩子了,慢慢的出现了所谓的洁癖,家长有洁癖,孩子也有洁癖~
成年人的洁癖与孩子的洁癖
我是教绘画的,儿童、成人都有,成人不说,其实就算有洁癖的成年人都是能够接受在绘画上的一定程度的“脏”,因为他们是颜料,有色彩情感,有搭配的艺术,就算喷溅了一点在身上,也不失美感。
但孩子不一样,他们的认知是不够的,也没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对于未知,他们能不拒绝就已经很好了,何况他们自己还有洁癖,想要学习绘画就会难上加难。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不要以有洁癖为豪,孩子有洁癖并不是什么好事。
孩子的极端洁癖
我班上有一个叫果果的孩子,四岁多,他是有洁癖的,每次上艺术课都会带自己的围兜来,有一次忘记带了还冲他妈妈吼了几嗓子,我这的都是用过的(每次用完都会洗,但肯定会有残留的颜料),他拒绝使用,没办法,我只能拿了一条新的给他,第二次来他又忘记了,我依旧是给了他上次用的那条,他没来的时候我也没给任何孩子用过,结果被拒绝了,他的要求是一点颜料都不能有……
还有一次由于课程需要我用了一点丙烯颜料(在衣服上比较难洗,但在手上在完全可以洗掉),孩子上课手上沾了很多,洗的时候用了两遍洗手液还是没洗干净,妈妈的牢骚就来了,说下次不要用这种颜料了,洗手的时候会很烦,回到家他甚至都用上酒精了。其实丙烯在手上也是好洗的,指甲刮一刮就会下去~
后来跟这位妈妈聊起洁癖的事情,她说她自己就有洁癖,孩子也有,在桌上吃饭的时候如果桌上不干净,连饭都不会吃。
孩子由于过度洁癖所丢失的东西
我觉得其实孩子有点洁癖并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了,日常卫生习惯能保持就行了,但这位妈妈的态度让我有点接受不了,她的状态是很兴奋的,对于孩子的洁癖她充满的自豪,殊不知,她的孩子因为她所引导的洁癖,丢失了很多更为宝贵的东西。
首先,在绘画上来说,颜料就是用来玩的。
你不去尝试、去触摸、去大量的运用,怎么可能掌握他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呢?全靠老师的描述就行了吗?如果这样的话那所有人都能成为大师。
第二,孩子会逐渐失去尝试的兴趣。
有洁癖的孩子在尝试一件事之前一定是会先观察他是否卫生的,当然,有洁癖的孩子在卫生这一块的认知肯定是更为丰富的,当他意识到海洋球不够卫生时他就会拒绝进入游乐场;当他意识到图书馆的书有细菌时,他就会拒绝书;当他意识到其他人可能不够卫生时,他会拒绝交朋友。
慢慢的,孩子只会由于自己的洁癖,主动的孤立自己,拒绝所有意识内觉得“脏”的东西,以及一切未知,这个未知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有洁癖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家长们的态度,不要把一点“脏”归咎到孩子的行为上,也不要把孩子的日常卫生习惯,称赞为洁癖,做任何事不要上纲上线,允许孩子一定程度上的“脏”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