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天堂镇高源村的土陶,纯手工制作,柴火龙窑烧制,家族式传承,始于明末,已有四百年历史,以前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烧制陶器为生,如今传下来的却只有陈各辉的舜陶作坊仍在坚守。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土陶辉煌的时代,那时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土陶,家里都有数件土陶器。
记忆中有装水的水缸,装油的油坛,装酒的酒缸,还有蒸酒的过江龙等等。
在永州宁远,家家户户最多的是装红薯酒的酒缸。我们家那时大大小小几十个,每年三千多斤酒,像个家庭酿酒作坊,场面非常壮观。
但后来随着塑料制品的生产,因其轻巧便携便宜耐用很快取代了土陶制品,很多土陶制品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
年陈各辉从父亲手里接过土陶作坊时,土陶已经走向衰败,作坊半死不活。
年12月,宁远县高源土陶制作技艺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土陶技艺的传承仍是举步维艰。
年轻的陈各辉尝试将艺术元素引入高源土陶,宋运清和郑炎风的到来,让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高源土陶作坊传承人陈各辉年6月,永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清和轩主人宋运清拿出一笔启动资金,会同旅居上海的宁远籍美术家郑炎风在高源土陶器具上进行了国画创作,一举获得成功,引起轰动,湖南卫视也作了报道,一时高源土陶声名远播,产品供不应求,客商们纷纷前来订货。
郑炎风先生是宁远人,出生于年,国画、油画、雕塑均有较深的研究,早年在新疆教学,后居住上海。
年3月底他回乡到高源土陶采风,对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欣赏,决定为家乡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创作陶画,增加高源土地陶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品质。
他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坯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
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形成画面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美化的艺术效果。
它不同于彩绘陶,彩绘陶是将颜料直接绘制到烧成以后的陶器上面,此类彩绘贴附在器物表层,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脱落。
美术家郑炎风先生在创作陶画陶画的创作,无论是壶、瓶、罐,都注意到由上观下的立体效果。例如壶与罐,在绘制四面图案之前就细心照顾到靠近壶罐口处的图案,使得在由上方下视时也形成一幅和谐立体的图案。
陶画制作前,先在肚中打草稿,再用墨勾勒轮廓。然后上彩,色彩是一层一层画染上去。陶画创作用的是天然矿物颜料,经加工稀释后才能使用,粉末的粗细程度、加水稀释的浓度,都有一个不断熟悉、掌握性能的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有时根据需要,随时打磨坯体,便于吸附颜料。也可随时刮、擦,去掉多余的墨色和颜料,有时会用湿棉布将局部画面全部洗去,重新创作。
这是高源土陶创立四百年来,首次出产手工陶画。产品一出来,震惊了永州当地甚至上海艺术界。
美术家郑炎风先生在创作陶画郑炎风先生与土陶爱好者研究土陶艺术
年清明后,郑炎风先生再次从上海回到家乡,到高源土陶进行第二期陶画创作研究。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土陶作坊主人陈各辉制作了十余种新的陶坯器形。
而郑炎风结合去年的实践经验,继续进行陶画探索研究,经过两次长时间的探索研究,郑炎风掌握了陶画绘制技术,陈各辉掌握了陶画制品烧制技艺,高源土陶完成了由实用器到艺术品的华丽转身。
如今高源的土陶由土转洋,欣赏价值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一些雅致人士,购置几个放在家中,家的品质和内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