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的颜色是颜料性能中最富有特征的性质,尤其是着色颜料.颜料的颜色本质是与它的化学组成紧密相关的,不同化学组成的颜料各有其特征的颜色,但其颜色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变动.化学组成虽然相同,晶体结构不一定相同,颗粒大小,粒度分布,杂质含量等等方面的差异,都会造成色光的差异.而且颜色对这些因素极为敏感,也是人眼对颜色极为敏感所致,这也就是颜料色光难以控制绝对一致的原因.
用同种工艺生产的铁红,由于颗粒大小及组成比例不同,形成颜色各不相同,尽管化学成分相同.
2.遮盖力颜料加在透明的基料中使之成为不透明,完全盖住基片黑白格所需大的最少颜料成为遮盖力.
遮盖力的光学本质是颜料和存在其周围介质折光率之差所造成.当颜料的折光率和基料的折光率相等时就是透明的,当颜料的折光率大于基料的折光率时就出现了遮盖力,两者之差越大,表现的遮盖力越强.
3.着色力着色力是某一种颜料与另一基准颜料混合后颜色强弱的能力,通常是以白色颜料为基准去衡量各种彩色或黑色颜料对白色颜料的着色能力.
对于白色颜料比较其着色能力,现有用消色力去进行比较的方法,用加一种蓝颜料去抵消的方法,而比较不同白色颜料的着色力.
着色力是颜料对光纤吸收和散射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吸收,吸收能力越大,其着色力越高.不同的颜料的化学组成,一般来说,相似色调的颜料,有机颜料比无机颜料着色力强的多.
同样化学成分的颜料,着色力的波动取决于颜料粒子大小,形状,粒度分布,晶型结构.着色力还和颜料粒子的分散度有关,分散的越细,着色力越强.因此,为了提高着色力,要重视颜料的加工后处理,使着色力强度发挥的更高.
4.稳定性颜料的化学成分是颜料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不同化学成分的颜料,其颜色,遮盖力,着色力,粒度,晶型结构,表面电荷以及极性等物理性能均不相同,并且也决定了颜料的化学性质的不同.
一般来讲,根据颜料的性质及应用,要求颜料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颜料的化学稳定性会限制某些颜料的使用,例如含铅的颜料能与大气中的H2S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铅,从而使颜料发暗表黑,有时为了某种目的还要利用它的不稳定性,例如,颜料基本不溶于水,但为了防锈,防污目的或故意加入某种介质使之产生微水溶性或底材发生微量化学反应以达到保护底材目的.
5.耐化学腐蚀性颜料最本质的性质应该是一种惰性物质,而对于具体一个颜料来讲很难做到不和任何物质起反应,此时在使用上就要求扬长避短.一般涂料所接触到的化学物质不外乎酸,碱,盐,水,腐蚀性气体,有机溶剂等.如铁黄比铬黄耐碱,耐光,这样在建筑涂料中就可选用铁黄.
6.颜料的耐候性,耐光性,耐热性颜料的耐光,耐候,耐热等是颜料性能在应用上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它们的使用价值.通常无机颜料通过阳光,大气的作用会导致颜色变暗,变深,同样情况下有机颜料则表现多是褪色.总的来讲无机颜料的耐候,耐光,耐热远比一般有机颜料强.颜料的化学稳定性差,通过日光和大气的作用,会使颜料的化学组成起变化,同时也改变颜色的外观.
为了改进颜料的耐光,耐候,耐热等性能,例如:添加各种化学物质没改变晶格结构,在颜料表面上做包膜处理,钝化其表面等.由于处理方法不同,可形成统一化学成分的不同颜料品种,供不同用途的选择使用。
7.复合颜料在复合颜色体系中,要用到多种颜色。就涉及到加量以及混融性能的测试,而不是各种颜料的简单叠加。特别是在规定的施工条件以及厚度下,再检测其耐温、耐侯等性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