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都长毛教你藏品保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499624.html

近日,有网友端午参观乾陵博物馆,发现博物馆有两件文物长毛了!两件文物穿上了厚厚的冬大衣,像是在雪地里打了个滚!

文物咋还会长毛呢?

据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一位副研究员表示,“文物长毛”有两种可能,一是墓葬里已经形成,就无需修复;另一种是博物馆保存前没有进行脱盐造成析出,可以去除。其表示,这种现象很少见,“不建议修复,可以做标本”。

这两件文物是陶制胡人俑,但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陈馆长表示,有些陶制文物做过脱盐处理,就不会因为温、湿度变化出现盐析,而有些陶制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脱盐处理,就会在一定环境下出现盐析。

目前文物已经撤展下来,在文物修复室里做处理、养护。

文物藏品价值珍贵,为了避免其观赏价值下降,如何好好的保养是个重要问题。而不同古玩会有不同的保养方法,下面就陶器、瓷器、玉器、书画、铜器五个类别,来看看我们日常应怎样保养自己的藏品吧!

陶器

汉·蒜头灰陶壶

陶器是用河谷沉积土、普通泥土等无机物做原料,经过摄氏度至摄氏度焙烧,使之硬化而成的物品。由于原料等基础因素决定了其不透明性、有小孔、吸水性等特点。

陶的抗压强度不高,和瓷器相比烧制温度偏低,脆而易碎是它的典型特征,所以在收藏时要防止硬物对它的碰撞,同时还要防止器物之间的碰撞。小件器物可放在锦盒之中保存,大件器物切忌堆放,应以柜架存放为妥。

陶器由于质地较为疏松,具有很强的吸水性,陶器在大量吸收水分的同时,一些可溶性盐类和其他杂质也会侵入陶器内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盐类的结晶和溶解现象反复交替变更,会使器物变得更加脆弱。

对于那些无釉的陶器,不要用湿手或脏手去触摸,陶器粘上污渍之后是极难去掉的。对于彩陶要时刻注意颜料中的胶结材料是否老化,发现脱落时应用10%的聚醋酸乙烯脂丙酮溶液粘贴。釉陶由于烧成温度较高,其强度和耐火性优于一般陶器,但要注意其釉层是否完整,盐类会在无釉处进入胎体。可以说可溶性盐类是陶器收藏中最主要的危害,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出变化,但时间一长(2年至3年),器表就会泛白,其结晶物会造成釉层剥落。如果釉和胎的结合程度好,可以用清水洗涤洗去盐;如果釉和胎的结合程度不好,应以高分子材料固定,再施以洗涤法。

对于那些年代久远,非常脆弱的器物,无法采用水洗时,可以采用纸浆包裹置换法,将吸水性能良好的纸张(如过滤纸等)搅碎成纸浆,然后敷在器物上,这样器物中的盐类物质会转移到器表,并在纸上结晶。反复敷涂若干次即可去掉盐分。

瓷器

清·浅绛彩花鸟博古纹琮式瓶一对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瓷器的特征,使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受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

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所以,瓷器的收藏必须远离污染源。一旦瓷器染上污垢,可以用清水洗涤,但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以防伤及釉面。

瓷器如果在收藏时不慎损坏,切勿自己动手修复。但对那些小毛病可以进行尝试,如炸底、窑裂、冲口。炸底是在瓷器收藏时因外力的打击使器底产生裂纹,通常在3条以上,呈放射线状,多透过胎体。虽在正常保护下裂纹不会加重,但稍有外力便会加重,直至器物完全损坏。对于这种现象,可先行清洗,用棉花条蘸水固定两端,覆在炸底上,然后用浓硫酸滴到棉条上,饱浸度为80%至90%,再用塑料封底。隔日开封,反复几次之后,用无色透明、固化速度快的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封闭。

窑裂是器物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缝隙,或在器物腹部,或在底部,由于是器物本身所致,比人为的损伤程度要轻。但也要进行处理,否则在潮湿的保存条件下,会造成胎体的膨胀和收缩不匀,影响其寿命。冲口是器物因外力撞击出现的长短不等的穿透器壁的细纹,此现象多发生在盘、碗类器物上。这种损伤往往是逐渐发展的,即裂纹会自然延长,在外力的震动或冷热骤变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开裂。由于这种开裂多在器表,在清洗时可用“84消毒液”浸泡,把冲口内的黄渍浸出,然后加以固定,方法同于炸底。为了保证美观,器表不要涂太多的胶。除上述损伤之外,余者皆不可自己动手。

玉器

清·宫廷白玉带勾三件

避免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玉器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对于严重污染的旧玉可到生产、清洁玉器的专业公司用专业的超声波清洗保养。

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度。因此佩带之后要用清洁柔弱的白布擦净。

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玉器在阳光暴晒下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尤其是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保持适宜的湿度。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过于干燥的环境容易使水分蒸发,从而损害玉的品质。

字画

清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设色纸本

在所有收藏品当中,书画不同于其它品类,“绢八百,纸千年”的材质和染料自身容易挥发的特性,加之书画纸张的制作和装裱会加入到动物胶,淀粉等酸性材料,而酸性材料是极易与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尤其是在光线和热量的催化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霉变和虫蛀,甚至发黄发脆等情况,保养书画时最怕虫蛀、发霉、受潮、水浸、火烧。所以对于易损的书画,挂画、卷画、存放字画时都是特别的注意,可以说是“轻拿轻放”,如何保养自己珍藏的书画,需要多花心思。

谨慎触碰。拥有书画艺术品的藏友,自然会希望时不时的将书画拿出来品鉴欣赏一番,然而,在欣赏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画面。人的手上有很多汗液,汗液中的酸性物质会对画面上的彩料和纸张纤维产生一定的破坏。同时收的温度较高,过度接触可能会使画面纸张变得凹凸不平。在取出书画并需要触碰的时候,最好带手套,避免指甲和汗液等对书画的保存产生影响。

防潮防尘避光。在书画作品的保存过程中,藏友应当随时注意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变化,以及存放的位置是否容易堆积灰尘。

温湿度合适。书画作品在存放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存放的位置是否有足够稳定的温度来保证书画纸张状态的恒定,过低的气温会使纸张脆化,引起墨彩开裂等情况,而过高的气温可能会导致书画变形;同时,空气湿度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书画保存的时间由于墨彩中有很多与光产生反应的化学成分,因此,在保存书画的时候,除了温度和湿度,还要注意勿将书画长期暴露在强光下。应该尽量避光保存,防止阳光直晒。

杀菌消毒。长期搁置的书画,很容易发霉,南方地区还容易被虫蛀,因此,珍藏的书画偶尔也需要适当的杀菌处理。在湿度较高,温度浮动大的南方地区,书画的保养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消毒的方式要相对小心,不能使杀毒过程对画面造成损坏,可以通过用杀菌,杀毒纸进行熏蒸。也可以用杀菌纸夹在书画中。

损坏修复。在书画保管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小心的损坏或者弄脏的情况,也无需紧张,通过良好的处理和细致的修复,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书画如果被一些油脂或污渍弄脏,要进行清洗,不严重的话,只要用软性的毛笔或刷子轻轻将不洁物吸干擦掉,或者用报纸将油脂吸附走,然后用软毛刷修复纸张即可。如污斑严重,可局部湿洗,用棉花球或毛笔蘸些清洗剂,将污迹擦去,并随时用吸墨纸吸掉液体,最后用清水蘸残留的清洗剂,操作时要谨慎行事,以免损坏书画。字画的画面如出现蛀孔、裂缝或残缺,可进行嵌补。方法是将一张与旧字画的质地、颜色相近的修复纸粘在要嵌补处,接口要均匀,晾干后用卵石反复平整,以不露修补痕迹。如果修复纸与原字画的纸色仍有反差,可用茶叶水或颜料润涂,力求色调和谐。

铜器

明·铜大日如来坐像

避免磕碰。摆件在搬运过程中应该轻拿轻放,可放置在高处,不易触碰,避免出现磨损。铜摆件产生轻微的变形,影响铜制品的使用寿命。

纯棉针织品擦拭。铜摆件长期落灰,使得表面失去光泽,最好使用细软羊毛刷来除灰尘。

远离酸碱物。酸碱物品是铜摆件的头号杀手,若是不慎沾上酸(如硫酸、食醋)、碱(如甲碱、肥皂水、苏打水),应立即用清水把污水处理干净,再用棉布擦干。

避免阳光照射。铜摆件摆放位置有一定讲究,最好避开阳光直接照射,长时间的照射,会导致漆色变色,着色层出现干裂、金属氧化变质的情况。如果遇到烈阳照射,可转移开铜制品,用窗帘或百叶窗遮挡。

室内温度潮湿。铜摆件在清洁时,忌用温开水清洁,可用湿抹布擦拭,但是不要用流水冲洗。因铜摆件大多放置室内,所以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铜制品应该远离加湿器,湿气会使得金属出现锈蚀、镀铬产生脱膜等现象。

生锈用棉纱蘸机油擦拭。如果铜摆件生锈,不要自行进行修补,容易损伤摆件表面色泽。如果锈迹较为小较浅的,可用棉纱蘸机油擦拭涂抹在锈处,稍等片刻之后,用布擦拭便可以消除锈迹。

藏品保养,是为阻止或延缓藏品劣化变质所采取的措施。它是一门技术活,既要谨慎小心,又不能保养过度,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8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