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艺术电影,带你认识芬兰最有名的画家

<

原创恋物志编辑部Littlething恋物志

今天推荐一部来自芬兰的小众艺术电影,《海莲娜:画布人生》。

这部上映于年的电影,讲述芬兰最有名的画家海莲娜·夏白克(HeleneSchjerfbeck)的人生故事,她甚至被比作是「芬兰的蒙克」。

▲海莲娜·夏白克本人。

▲受生活经历影响,海莲娜早期和后期的画作风格差距非常巨大。

电影剧情没有大起大落与跌宕起伏,反而是从海莲娜的中年说起,聚焦于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以及她一生中最特别的一位亲密朋友。

故事情节拍得很淡,对白也相当隐忍克制,但电影画面质感就像古典油画。

考究的光影设计、干净的色彩,如同身处于海莲娜的画作之中:平静,又略令人不安。

或许事先了解过这位画家的人生,会更易投入到电影中。

海莲娜生于年,小时候摔伤了臀部,落下跛脚的残疾,在家疗养期间父亲支持她学习绘画,追求艺术。

海莲娜早期的创作并不被艺术界认可。她20几岁时曾有过一次订婚,但她因臀部的伤而被嫌弃、被退婚,她因此大受打击,后来也终生未嫁。

▲在此期间的画作《康复期》却成为了她人生代表作之一。积极的画面,或许表达了海莲娜正从情感痛苦中恢复。

海莲娜一生有多幅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她的自画像系列,而电影也是从这里开始展现。

▲从年轻的风华正茂到晚年的形容枯槁,海莲娜执着于描绘自己。

影片开头,是海莲娜的娓娓道来:

“画家创作的时候,从不考虑如何诠释他们的作品,灵感源自内心情感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

她正忙于描绘自己的画像,紧盯着镜子,沉着地说:“我不喜欢被人贴上女性画家的标签,我就是画家。”

描绘自画像时她总是紧皱眉头、来回踱步,把画面刮了又擦,最后气得用拐杖把画具打翻。

随后她突然端出一盆花卉,准备描绘静物,但海莲娜依旧怒气冲冲将花盆摔碎。

这是一段长达几分钟的无台词表演,观众或许会对海莲娜的举动感到困惑。

但现实中她曾不止一次说过:“当我过于专注自画像时,会停下来创作静物,在静物中我找到了自由,这能让我回到人们身边。”

海莲娜坐在树下,郁闷地给好姐妹韦斯特尔写信,提到芬兰的国立阿黛浓美术馆不愿接受自己的画作,甚至连作为低至马克的抽奖售卖都拒绝。

而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状况,或许已经持续了10年。

▲电影里海莲娜点评这幅自画像「就连魔鬼都要敬畏三分」。

除了创作不受认可外,海莲娜生活不顺心的,还有她那重男轻女的母亲。

父亲去世后,日子变得拮据,母亲并不支持海莲娜追求艺术,她埋怨画画耽误了家务活。

日常繁琐的家务活占用大量画画时间,海莲娜忙到半夜才坐在桌前画起速写,记录与母亲的不愉快。

▲她一直觉得母亲只爱哥哥,不爱自己。

这样压抑的日子,连海莲娜都自问:“为什么我这么糟糕,总是画自己悲惨的脸。”

事情迎来转机,伯乐上门了——艺术品经销商戈斯塔·斯滕曼(G?staStenman),一同前来的还有埃纳尔·鲁特(EinarReuter),他是海莲娜的仰慕者。

经销商戈斯塔称赞海莲娜的作品:“你的画面不经美化,你会画出人们的丑态,有时你的笔触堪称刻刀,洞察所有细节。”

随后他提出买下所有画作,海莲娜只谨慎地开价50马克一幅,而戈斯塔大笑道:”你会后悔的。“

的确,海莲娜通过展览变得声名鹊起,生活得到改善,但母亲仍为海莲娜添堵。

吃饭时喝止海莲娜,表示「肉要让男人先吃」。

而画展赚来的一万马克佣金也必须归家族继承人所有,只要长子愿意,就可以拿走所有钱。

真正让海莲娜舒展愁眉的,是那位随画商前来的仰慕者埃纳尔。

埃纳尔是护林员和业余画家,熟悉现代艺术,他与海莲娜谈笑风生,还邀请她一起去海边别墅过一个「绘画假期」。

相处中,海莲娜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可以自由讨论艺术的人,一个同她波长相等的灵魂伴侣。

自年轻那次失败的订婚之后,海莲娜视埃纳尔为「一生中的第二爱」,只是他们相遇时,海莲娜52岁,而埃纳尔仅34岁。

海莲娜不敢坦白自己的感情,她只把热烈的情绪挥洒在画作里,在海边度假时,她提出要画一幅埃纳尔的肖像。

而这幅《水手》,后来也成了海莲娜的自画像以外,最好的作品之一。

后来海莲娜拿出为数不多的积蓄,资助埃纳尔去外地游学。但后者离开两周却音信全无,海莲娜忐忑不安,甚至决定等他回来后便向其表白。

但她等来的却是埃纳尔写信告知:他在外地与一名18岁的姑娘订婚了。

海莲娜沉默地冲向画室,打翻了所有画材,绝望地用颜料涂抹全身。

这般崩溃直接让海莲娜心碎到住院,现实中的她甚至为此立好了遗嘱。

住院期间,海莲娜看着窗外飘雪,看着春暖花开,还有院子里打盹的猫,窗框缝里死去的鸟……她禁不住地开始拿起画笔作画。

仿佛真正治好她的,不是医生和药物,而是艺术。

所有人都在阻止埃纳尔与海莲娜见面,偏偏母亲却主动邀请埃纳尔带着未婚妻前来作客。

看似已经振作起来的海莲娜,平静地配合着母亲。

但听到埃纳尔高兴地炫耀未婚妻时,海莲娜再没忍住,扇了他一耳光。

他:“这份友谊于我十分珍贵。”

她:“我不想再见到你了。”

当然,话说出口后,海莲娜后悔地道歉了。

镇定自若地告别埃纳尔之后,海莲娜在雨中拖着跛脚,狂奔冲向画室,把埃纳尔的画像《水手》画完。

她把一切喷涌而出的情感都揉进画里,也写信坦明了压抑许久的心意。

事实上,《水手》这幅画仅于年在芬兰展出过两次,之后海莲娜的一生里都不再将其展世。

而她与埃纳尔恢复友谊后,为其画了另一幅画像。

画中的「水手」消失了,他只是普通的埃纳尔,两眼黑黑的圈,没有光彩。

影片最后,之前一直给海莲娜使绊的母亲病倒了。

但海莲娜坐在母亲床前,啜泣着给好姐妹韦斯特尔写信道:

「几十年来我和母亲一直冲对方喊叫。不过,她究竟是我成功的终极障碍,还是只是可贵的烦恼?」

▲现实中埃纳尔为海莲娜和母亲拍摄的照片。

▲母亲也曾作为海莲娜的画作模特,只是电影中这场绘画也是以吵架收场。

母亲离世后,哥哥敲开画室的门,让海莲娜去道别。但海莲娜一身颜料呆坐着,随后起身,又回到画架前作画。

这些年来她一直是这样过的,面对打击与苦难,画布就是她的救赎,她的避难所。

开头提到的那家不愿接受海莲娜的国立阿黛浓美术馆,如今她那幅《康复者》已成为他们的唯一珍宝。

海莲娜一直保持着作画,直至年去世的那一年。而埃纳尔作为她一生中最特别的亲密朋友,在年出版了她的传记。

▲电影最后展现了现今对海莲娜原作的修复和保护,令人感动不已。

当时的人们评价海莲娜「不真实、作画节奏暴力激烈」,但她只是淡淡地说“这就是我”。

她用纯净平和的色彩,描绘猛烈的情绪,每一笔色块都是把自己的人生按压进画面里。

正如电影译名,无愧是真正的「画布人生」。

不止是海莲娜

原标题:《小众艺术电影,带你认识芬兰最有名的画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5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