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立规矩,才能更好地成长

现在很多家庭可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长们总是无限满足,而忘记给孩子“立规矩”,认为这是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然而,适当的规矩是孩子成长必需的养分。只有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孩子的成长之路才不会迷失方向。01,被“立规矩”的孩子才更自由我们给孩子立规矩,实际上就是在生活中给孩子设立不能碰的红线。你可能想象不到,孩子的安全感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这条红线,通过规矩,孩子渐渐明白所有的行为都应有度,以免触犯规则而受到伤害。如果家庭没有适当的规矩,就意味着没有边界,孩子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如果你问孩子:“什么是自由?”相信很多孩子都会回答道:“自由就是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自由”都是规则下的自由。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样。在只有一个滑梯的情况下,每个孩子都需要排队,不插队、不争抢,这样才会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滑梯上玩。如果有的孩子选择了霸占滑梯,不仅会失去同伴和友谊,也可能遭到指责和驱赶。因此给孩子建立规则,恰恰是给孩子更高层次的自由。02、如何帮助孩子立规矩?这是很多家长经常问我们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给孩子立规矩?给孩子立规矩有三大原则:有爱、趁早、一致性。

立规矩要有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问:“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儿子问:“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说:“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衣服。”

故事中,妈妈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承担你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孩子犯了错,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这才是立规矩的意义所在。

生活中,很多孩子玩手机已经超过规定时间,他对你耍赖、吼叫,你打骂、威胁、冷眼旁观,这就相当于选择了亲子对抗。其实这时候,我们还可以有更多有温度、有爱的选择:你可以什么都不做,陪在孩子身边;你可以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你也可以诚实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规矩,从来不是靠逼迫就能立起来的,而是靠理解和坚定的态度赢得孩子的合作。如果我们建立规则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孩子感受到的是羞耻和控制,规则感也就无法内化。另外,父母与孩子关系越是融洽,孩子也越乐意响应规矩。立规矩也要趁早。立规矩要结合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李玫瑾教授说过:“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6岁以下,父母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3-6岁的孩子开始形成规则意识和习惯,这是立规矩的最好阶段。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1-4岁就进入了秩序敏感期,不管是对物体的摆放位置,还是做事的习惯,都有自己的要求,这个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去建立规则。

立规矩要讲究一致性。一致性体现在两方面:在执行上要一致,全家尽量一致遵守。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孩子质问父母:“为什么我爸每天熬夜玩手机打游戏,我玩一会怎么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给孩子立下的规矩,父母最好也这样遵守。其次,大人们的态度要一致。很多孩子不守规矩的原因之一,是父母只是单纯把规则强加给孩子,实行时却不坚定,为了换取片刻的和谐而对孩子妥协,朝令夕改的情况时常发生。更有一些家庭,大人之间的意见常常相左。妈妈三令五申地对孩子说,糖一天不能多吃,会蛀牙,爸爸或者老人看孩子可怜,背地里总是塞给孩子很多糖果,孩子陷入混乱,无形中建立起一种错误的是非观。“一致性”是立规矩的前提,我们总是做出让步的时候,也是需要提高警觉的时候。加拿大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说:“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用规矩帮助孩子摸索到行为的边界,是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大理市下关洱河北路河畔阳光前行米大理宁和心理咨询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