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对水彩画的兴趣
也许是受中国传统书法、水墨画的影响,中国人对水彩是极易接受的。对于初学者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兴趣的。只是在画的过程中觉得水彩画技巧很难把握,因而兴趣逐步减退并放弃。关于兴趣,有人说兴趣是天生的,也有人说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作者认为就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往往一个人的兴趣是受某个人的影响或者某个环境的“熏习”才产生的,可见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就看自己如何定位。
诗人陆游说过:“作诗功夫在诗外”。一个成熟的设计师需要具备的设计素养是多方面的,支撑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应该是全方位的。我国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杨廷宝,包括现在的建筑设计大师钟训正院士和齐康院士,他们在绘画方面尤其在水彩画方面的成就也是令人赞叹的。
2.了解水彩
据美术史记载水彩画兴起于18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当时水彩画被许多贵族闲暇时用来打发时间或作为显示自己身份的一种爱好,也有许多油画家用水彩写生或画小稿来为创作油画做准备。到了19世纪末英国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水彩画家,由于他们的努力对水彩画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并成为独立的画种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如亚历山大.科仁斯,他创造的水彩风景画“泼色法”,对当时的许多水彩画家影响很大,为后来的水彩画写生形式奠定了基础。水彩画传入我国虽然仅有百余年历史,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先后涌现出一批水彩画家,如:张充仁、李剑晨、哈定等。
3.感悟水彩画的魅力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因为它的源头是来自于自然,是艺术形式的创作主体借助某种媒介,如材料、动作等,转化成一种信息被人们所感知并接受,以至于产生共鸣。水彩画就是借助于水与彩的融合转化,构成了它特有的绘画语言形式。虽然从艺术史理论上看,水彩画属于西洋画范畴,但中国本来就是用水来调和颜料进行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现代文明发展史中,水被升华到精神层面,承载着哲学意味。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历代圣贤对水的境界描绘得是多么深远。水彩画就因水质的材料特点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
水彩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水”和“彩”的相互交融后产生的某种韵味,有音乐的抽象美,有水墨画的语趣之妙。此种美与妙,可谓善哉。
古代兵书上讲“水无常形,兵无常法”,水彩画家恰恰就像一个用水彩来排兵布阵的指挥官,水彩纸就是他的作战阵地。只见画家们时而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时而舞刀弄棒,神出鬼没;时而驰骋千里,长驱直入,好一派英姿潇洒。
(1)水彩画之“水”
在水彩画中,水分把握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到色彩的透明、渗透,行笔的快慢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流畅感和节奏变化。玉的玩家讲:“玉贵于润”。水彩画的水分掌握得好,就能使画面有一种美玉般的“润泽”感,这种润泽感使人体会到水的滋养、水的神韵、水性自然的灵气。
(2)水彩画之“彩”
因为水彩画的颜料不含粉质,故它与水调和容易产生透明、亮丽的效果。但它又极富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铺设过程中不能过多叠加、涂改,否则画面会出现刻板、滞涩之感,从而削弱了水彩画本身酣畅淋漓的特征和韵味。在用水彩作画的过程中最好不要掺杂一些粉质颜料,通常只使用白粉提一点高光等特殊部位。一般在颜料盒里不放粉质颜料,即使用白也是用水彩性质的白颜料。
(3)水彩画之“白”
水彩画非常讲究留白。所谓水彩画之“白”,即在上色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留出一定的空白,使整个画面显得透气、鲜亮、空灵。这和我国书画艺术中讲究的计墨当黑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清代邓石如称:“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在水彩画创作中,实施水彩部分就好比书法的字,实施水彩的过程中留的白就是字里行间所留之白。要求施彩处要精心布置经营,留白处要措置得宜。用虚实的观念来说,一切事物都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两者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留白是水彩画的特点之一,水彩画的白有时候不是刻意留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下意识或者说是不经意留的,是情之所至、笔之所运的自然流露,留得恰到好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画面效果,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在画店里有专门的留白液提供,但作者不太主张轻易用,用得不好会使画面生硬、刻板,使得水彩画的特点大打折扣。
(4)水彩画之“刮白”
任何艺术门类在长期的创作发展过程中都会派生出各自艺术的特殊方法与技巧,在创作水彩画的过程中也不例外。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技巧和手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一定是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的结果。前面讲到利用水彩的留白来为造型和画面效果服务,但在实际创作中,有时不会那样如愿,往往确实很难留白。于是乎,许多画家在情急之下用刮刀、树枝,甚至是借助自己的指甲在画面上刮出需要的白或划痕。其效果有时候在预料之中,有时却在预料之外,这时画家也会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去处理画面,直到完成。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巧妙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而得到的。
总之,水彩画的艺术语言的特有魅力,要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因为看上去画水彩比较容易,实际上水彩画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画种,真正要驾驭好它,是非下一番功夫不可的。初学者只有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勤于训练,在熟练运用水彩之“水”,水彩之“彩”乃至于对纸、笔的性能和技巧都得心应手的基础上,才能比较深入理解优秀水彩作品的技巧和精神内涵,同时更能在自己的创作中体会到水彩画这种画种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