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油画传统底料制作方法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20.html

20世纪之后,市面上出售的油画底料通常是亚克力胶,属于化工材料。亚克力底料制作便捷,因此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亚克力是丙烯材料,保存时间短,不能很好地与油画颜料相融合,因此画面老化之后,颜料色层容易出现皲裂或大面积脱落的现象。绘制在亚克力底料上的作品,受损修复之后很难再二次修复。那么,欧洲能够保存几百年的古老油画,它们所使用的传统底料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将详细剖析欧洲传统底料的制作方法。

在各国著名博物馆中,经常能见到古老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历经几个世纪,有的仍然完好如新,有的布满细小的冰裂纹,有的则黯淡无光。出现这些不同的状况,除了受后世保存条件的影响,与画家制作的底料、使用的颜料有很大关系。传统油画底料制作周期长,又很复杂。不同历史时期,画家们有不同的底料制作方法。在油画修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时代的作品填充缺失的底料。因此,熟悉不同时代的底料制作方法,对油画修复来说尤为关键。

列宾作曲家莫迪斯特·穆索尔斯基的肖像油画69cm×57cm年

早期油画借鉴了圣像画底料的制作方法。中世纪圣像画以胶调和白垩粉制作底料,在木板上进行绘制。进入16世纪,油画开始盛行。初期很多油画作品绘制在木板上。随着亚麻布逐渐代替木板,许多画家开始在布面上使用白铅粉或红铅粉制作底料。几个世纪之后,铅粉会出现氧化。博物馆很多肖像作品面部泛出的黑色就是铅粉氧化所致。

19世纪中期至今,最常用的底料是白垩粉(俗称大白粉)或石膏粉。为了保持底料的韧性和牢固性,油画家常用的画布底料有全油底料、半油底料、乳剂底料、胶性底料四种。刷底胶一般不超过三层,太厚易脆裂。调和底料时可加入鸡蛋、蜂蜜、防腐剂等调和剂,以保证画面的柔韧度和耐久度。上述四种底料制作步骤相似,配方不同,以下将对全油性底料制作方法进行详解。

全油性底料成分为:白垩粉、亚麻籽油、水、骨胶。列宾、谢洛夫等画家作品多用全油性底料。

优点:绘画时笔在画布上的触感好,色彩呈现饱满润泽;底料韧性好,较柔软。

缺点:底料和颜色层不易完全融合;底料风干时间较长;长时间(百年以上)保存后,受潮颜料层容易凸起。

步骤一:刷第一层胶(胶与水的比例为3:7)

将骨胶放入玻璃碗中,加入50℃左右的温水浸泡半小时后搅拌稀释。骨胶有一定气味,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顺畅。胶不能太稠,太浓稠了不易渗透到画布缝隙中。也不要多次刷胶,否则画布底料发脆。胶水调和好后,刷到预先准备好的亚麻布上。第一层胶主要填补亚麻布纹路之间的空隙。自然风干后查看画布,如有小孔则用小笔沾胶填补。如果画布缝隙较大,可以稍微加大胶的浓度。

刷胶

步骤二:刷第二层胶(8%的胶+90%的水+2%的蜂蜜)

用温水调和骨胶并加入蜂蜜,蜂蜜可以增加底料韧性,利于长久保存。将调和好的胶水均匀刷于画布上,自然风干。

加入蜂蜜

刷胶

步骤三:刷第一遍底料(70%煮熟的亚麻籽油+30%的白垩粉)

刷过两层胶后,画布的缝隙已基本填补完成。对着阳光检查画布,如有小孔再进行局部填补。将亚麻籽油与白垩粉调和后,均匀刷到画布上。刷的时候要尽量薄,以填充织物纹路为主。刷后自然风干。另外,亚麻籽油有生熟之分。用煮熟的亚麻籽油作底料,画面干得较快。使用生亚麻籽油,画面需一个月左右才能彻底干透。风干时间较长,韧性较好。

将亚麻籽油与白垩粉调和

刷第一遍底料

步骤四:刷第二遍底料(70%煮熟的亚麻籽油+30%的白垩粉)

第一遍底料干透之后,用砂纸打磨画面,把画面中凸起的线头、相对较厚的部分打磨光滑。然后刷第二遍底料。

打磨

步骤五:刷第三遍底料(70%煮熟的亚麻籽油+30%的白垩粉)

刷完第三遍底料并风干后,底料表面会渗透出一些油渍。可以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不均匀的部分。

全油底料制作完成图

本文节选自《油画》年第3期

《欧洲油画传统底料制作》

《油画》年第3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0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