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眼中的奉化乡村风情李利民教授水

艺术家眼中的奉化乡村风情——李利民教授水彩写生活动纪实

供稿:毛朝晖/文李利民/绘

日前,实力派水彩艺术家李利民教授再次走进宁波奉化,进行为期十天的水彩写生釆风活动。李利民教授这次应该是第三次带高校学子来奉化溪口古村落写生。关于奉化溪口早在二十多年前李教授就来过,那时来奉化与同事们一起只不过匆匆一游溪口,对周边古村落根本没时间仔细去观察。时光流逝,眨眼间二十多年光阴已过,机遇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年秋天李利民教授亲率二十余名温州大学艺术学子走进浙东奉化溪口岩头,石门,栖霞坑等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采风,从中创作了十几幅水彩作品,在石门村写生期间还受到奉化区委高浩孟书记亲切接见,高书记紧握李教授的手说:奉化有许多古村落,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彩笔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情作品,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让百姓走上致富道路。如何把百姓眼中熟视无睹的景色变成艺术品,让游客们走进古村来看风景变成买风景!这还需要艺术家们一起来推广宣传!

正因为这次与高书记的交流,李利民教授在年初冬季节又带二十多名艺术学子走进奉化溪口镇内岩头、石门古村进行水彩写生创作。说也奇怪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藏在大山里的古村落在寒冬腊月里更显冷,在户外写生时水彩颜料一会儿就在纸上被冻住了,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李利民教授冒着严寒照样又创作了十几幅作品。一个有情怀的艺术家只有心中装着古村落的眷恋和热爱才会坚持下来,才能够去发现古村沧桑岁月之美,才能够去创作突破!户外天气虽寒气逼人,但面对眼前奉化的古村心是热的,临近结束那天刚好是元旦,李利民教授并与艺术学子们一起在奉化岩头古村里跨年度过了愉快的年元旦节日!

时光真快,一转眼又是一年,今年十月中旬,李利民教授和温州大学环艺系主任黄玫玮教授一起再次走进奉化岩头、石门古村进行第三次水彩风景写生。这次写生李利民教授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作深入思考的一次写生尝试。他说:岩头、石门村画过多次,这次把前几两年画稿又拿出来过目研究,发现这次比前几次画得深入、画得生动、也画得有内涵一些。他觉得自己每一次走进岩头、石门村,对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一草一木比以前更有感情上的触动。心灵上更贴近了,如在外打工多年的游子,千里万里归家心切的感觉。多次的写生后,忽然之间发现,自己的内心与岩头、石门是走得最近的一次,首先是心贴得最近的一次!这次的写生,再次证明,写生不是走马看花、浮光掠影下的生活,而是要把心沉下来、贴进去,才能画岀来,只有与眼前的古村落作深入了解并与之共鸣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

李利民教授说:岩头、石门、栖霞坑、中华岙等古村落,应该是浙东古村最有情怀的典型。奉化溪口镇境内的这些古村为何人见人爱人恋?这缘由当然不是三言两语就数道得完。奉化古村的美丽及古村人民的淳厚热情给人以深深履印,这里的一碟花生米、一份腌冬瓜、一瓶油闷笋、一碗米酒也会为人津津乐道。走近奉化古村就像一个无尽的谜,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永远。岩头、石门、栖霞坑、中华岙等是我心中的江南,更是我梦中的香格里拉!奉化我还会再来!

李利民教授给学生现场示范水彩风景写生

李利民简介: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协理事、浙江水彩画协会副主席、温州美协副主席兼温州美协水彩、粉画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温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作品分别入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第一、二届朱家角国际水彩双年展、首届、第二届深圳水彩画双年展及美协主办的大展和国外水彩画年展,屡获大奖。作品被美术馆、奥委会、国际奥委会、亚洲水彩博物馆、中华艺术宫、湖南美术馆、辽河美术馆、上海美协、宁波美术馆、温州美术馆、莞城美术馆、温州图书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作品与论文分别在《美术》《美术报》《水彩》《北京日报》《天津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侨报》《浙江日报》《浙江画报》《深圳特区报》《画画刊》《书法报》《浙江美术界》和《新美术》等学术杂志和报刊上发表。出版《李利民水彩画精选》。

供稿:毛朝晖/文李利民/绘

作者/来源:艺术文化民俗风情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00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