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烹调、盛放、贮藏食物的需求随之产生,陶器由此在人类的创造力中诞生于世,不仅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成为人类文明中绚丽的瑰宝。
红陶
陶器的颜色与何有关?
陶器的颜色和陶土成分、以及烧成气氛有一定关系。
比如,有些陶土中含有一定量铁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既起着助熔的作用,能降低陶器的烧成温度,而且还有着色作用。
红陶的颜色因何而来呢?
若在露天下采用覆烧方式,或在陶窑充分通风状态下烧成,陶胎中的铁离子会呈氧化态(氧化铁Fe2O3),表现为砖红色,由此烧成了红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手制陶器大多是泥质或夹砂粗红陶。例如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以后的仰韶文化、马家滨文化、大溪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红陶罐: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距今约1.4万年
(年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红陶双耳三足壶,距今约年
(年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彩陶
以彩绘作为装饰的陶器称为彩陶:陶质一般是泥制红陶,轮制的陶坯在彩绘之前,先挂一层红色或白色的陶衣,待烘干后再用天然颜料涂绘于陶器的表面,最后在℃左右的陶窑中烧成。
据分析:
黑色颜料是含铁锰较高的红土,
红色颜料是赭石粉(赤铁矿粉),
白色颜料是掺入方解石粉的白色瓷土
盛产彩陶的仰韶文化
中国发现最早的彩陶是在河姆渡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发达。仰韶文化在中国分布很广,所发现的遗址也有千百处,其中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
人面网文陶盆:距今年以上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
灰陶
新石器晚期,灰陶逐渐取代红陶。夏代时,陶器生产已经以灰陶为主;商周时灰陶已占主要地位。
由于窑炉烧成技术的改进,促使烧成温度的提高,自然提高了陶器的质量。故在一般情况下,灰陶比红陶耐用。
灰陶分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一直延续至今。
黑陶
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类,其中以细泥薄胎黑陶最为著名。它的胎壁有的仅有0.5至1毫米厚,采用精细黏土制成,烧成前先经过打磨,在烧成中有意让炭黑渗入胎体,所以通体乌黑发亮,又称蛋壳陶。
黑衣陶的陶胎仍为红色或灰色,只是由于外层裹上一层黑色的陶衣而成黑陶。黑陶工艺在商代以后日趋衰落。
黑陶单柄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白陶
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质都成白色的陶器。
白陶与红陶、灰陶、黑陶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原料。
经过科学分析,认识到白陶的共同特点是其氧化铁含量比一般黏土要低得多,故烧成后成白色。当时的白陶分两类:
一类是以镁质易熔黏土为原料,它是某些富含镁的矿石,例如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或滑石的风化产物,含镁高达15%—24%。罗家角文化的白陶和大溪文化的部分白陶就属于这一类。
另一类白陶则是由与瓷石成分相近的黏土或高岭土制成,例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白陶。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瓷土的国家。
白陶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陶鬶的用途和现在的酒壶一样,用来向爵、觚中斟酒
编辑
汤吉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