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黄玉玲)11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北京文化周开幕式在天桥艺术中心举行,北京文化周活动正式启动。
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北京文化周现场(央广网记者黄玉玲摄)
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齐亮相
在北京文化周开幕日上,众多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齐亮相。耍货、彩塑京剧脸谱、活字印刷……这些非遗互动展示在天桥艺术中心文化街上吸引了众多人围观,现场人山人海。
北京市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星展示老北京拉猫技艺(央广网记者黄玉玲摄)
这是老北京耍货的一种,拉猫。拉猫是用泥土做一个中空猫头,猫头底糊一层纸当鼓面。鼓面中央穿出一根棉线,棉线上涂上松香。当用手捏紧棉线向下拉动时,棉线和手产生摩擦使绳子发生震动,带动鼓面震动,加上猫头空腔起到共鸣腔的作用,从而发出响亮的声音。由于这种玩具外形酷似猫头,而且发出的声音又特别像猫叫,所以民间称之为“拉猫”或者“叫猫”。
中国工艺美术师、北京市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星告诉记者,所谓耍货,是行业话,也就是玩具,但不局限于儿童玩具,有些耍货还以成年人为主,所以有了“耍货行”。耍货的品种很多,都是传统的旧玩意儿,主要有:拉猫、哗啷棒儿、扑扑灯儿、拉线老鼠、太平燕、响蝉等。
“真是好多年没见过这个玩意儿了,让我一下想到了我小时候。”一位现场参观的观众感慨道。刘星表示,“此次活动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意义很大,许多老市民看到这些东西能勾起他们儿时回忆,也令我们手艺人非常满足,这也是一种动力使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佟秀芬展示彩塑作品《一战成功》(央广网记者黄玉玲摄)
一支细毛笔,一盘颜料,一个模具,就可以绘制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人物,这就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的彩塑京剧脸谱。佟秀芬作为该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告诉记者,为了冬奥,也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彩塑京剧脸谱,他们专门设计了这个彩塑京剧泥人名叫《一战成功》,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卡通形象,脚踩雪板,同时为冬奥健儿们加油。
彩塑京剧脸谱是民间手工艺品,源于京剧脸谱,而又独具手工艺术的特色。制作彩塑京剧脸谱,首先需要寻找成色质地较好的胶泥,然后过淋浸泡,再反复揉摔,做好脸谱的模具,把醒好的泥用模具刻坯,坯子要放在阴凉处阴干。坯子晾干后打磨抛光上白然后再在坯子上彩绘、上漆、扎髯口、上盔饰这样一件作品才算完成。
佟秀芬表示,彩塑京剧脸谱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手工艺人也会将创新和时尚结合起来,未来打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逐梦冬奥一起向未来
当晚开幕式主题晚会以“逐梦”为开篇,在《冬奥我们拥抱你》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冬奥的热情与向往。中间设置了“古韵京味”“多彩旋律”“青春力量”三个篇章,用《你好,冬奥》《请到长城来滑雪》《五弦琵琶世界游》《北京雪花飘起来》等乐曲表达了全民对于冬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