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女人是怎么化妆的

北京中西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595950.html

每次出门前,很多女性都会精心化妆一番。为什么化妆呢?就是为了让自己更美一些嘛。相信大家看过一些化妆前后的对比图,有的前后差距非常明显,甚至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现在化妆用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根据用的部位,有面部、眼部、唇部、唇部等;根据功能,有保湿、美白、祛斑、遮瑕、提亮肤色等;根据肤质,分干性肤质、中性肤质、油性肤质等。化妆用的工具更是纷繁复杂,如修容刷、修眉剪、眉刷、眼影刷、粉扑、唇刷等等。可以说现代女性化妆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条件远远比不上现代的古代,女人爱美之心一点也不会少,她们是怎么化妆的呢?

今天我们化妆有保湿水、口红、眼线笔等很多很多化妆品,看下古代都有哪些化妆用品。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杨贵妃的诗句。其中的粉黛就是化妆用品。粉就是粉底,最早是用米造的。制作方法大体为:首先把米磨成细粉后洗干净,水清后把米粉沉到凉水底部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后把沉淀滤出来,滤出来的沉淀研磨成浆状,最后浆状物干透就成了粉饼。这时候的粉饼周围都是粗糙的,这部分是没法用的,所以后期的时候把这部分割舍,只留下中间润滑白皙的部分,留下的这部分古代成为“粉英”。粉英经过太阳暴晒,加工成粉末,这种粉末就是可以使用的粉底了。可见,制作起来工序还是挺多的。

还一种粉就是铅粉,“洗尽铅华”中的铅就是铅粉。铅粉,实际上并非只有铅,而是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一开始的时候铅粉是糊状的,类似于今天乳膏,因为这时候的铅粉还没有进行脱水处理。后来技术改进了,铅粉中的水分被处理掉制成粉末状。粉末状的比糊状的要容易保存,本身之地细腻,颜色润白,受欢迎程度渐渐超过米粉,成为化妆时候用的主要粉底。

后来又有新的发展,有了富贵人家才可以用的粟米和香料加工而成的粉。再往后,珍珠粉、玉簪粉、石粉也相继出现。各个产地也有了自己的独特粉底,比如桂粉产自桂林,范阳粉产自荆州,定粉产自河北。

再来看黛。黛是青黑色颜料,用来画眉。使用的时候把黛在石砚上研磨掺水调和再沾染到眉毛上就可以了。后来发展成为黛块,使用的时候蘸点水就能直接用,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调和,大大方便了。黛出现前古人画眉毛吗?答案是也会画,方法是用柳树条子烧焦涂抹在眉毛上。

“巧缀雕琼绽色丝,三千宫面宿胭脂。”胭脂是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经常代指美女,而它作为化妆品其实已经是王者地位。胭脂也被成为腮红,用于涂抹面颊,让脸色明亮、红润有血色。这里要提到一种药物红蓝花,它原产于埃及,后来传入中国,匈奴人采购制作成颜料让妇女用来化妆。匈奴人称妻子为“阏氏”(音同胭脂),生长红蓝花的山叫做“焉支山”,相当于把红蓝花称作“焉支”,到了汉人这里经过音译和演变就成了“燕支”。石榴花、紫茉莉花、玫瑰花瓣经过加工制作成的腮红也叫做胭脂。原来的胭脂是没有脂类成分的,约在南北朝时期,聪慧的古人在腮红中加入牛髓或者猪胰等成分,这样整个形态成为了脂膏,也正是因为这样燕支开始写为胭脂,脂字才算名副其实。

古代有口红吗?古代的口脂就相当于口红。其实古代口脂和胭脂通用,都可以涂脸或者涂抹唇部。口脂是用朱砂和动物油脂混合加工而成,既能有朱砂的红色,还不会因为没有油脂而让朱砂被唾液融化。古人的智慧还是令人佩服的。

还有让人感觉或神秘或清新的花钿。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女性角色眉心间有装饰,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那其实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叫花钿。花钿是古代女人用于脸部的花饰。花钿的形状非常多样,比较多见面就是圆形、扇面、牛角、桃形等。用于制作花钿的材质更是多样,如金箔、鱼骨、纸、花饼、蜻蜓翅膀等,可谓脑洞大开。花钿的颜色主要是红、绿、黄三种,其颜色受材质影响很大,一般都依附于材质的颜色。大家或许还有一个疑问,花钿是怎么贴上去的?古代用的是一种叫呵胶的东西,贴之前对着它呵气并蘸少量唾液就能把花钿粘住。要卸妆的时候呢,只要用热水热敷一下花钿,就很容易揭下了,方便得很。

知道了古代女人化妆用什么,我们再看看她们化妆的流程。

一清洁面部。和现在没区别,先做好清洁工作,不然妆不好上,容易花。

二敷粉。敷粉底,前面说的米粉、铅粉就在这步派上用场了,主要作用就是美白。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古人也很重视肤白。

三涂胭脂。一般是在涂粉基础上进行涂胭脂,让肤色更加红润有光泽。比较常见的是桃花妆,胭脂集中在两腮。

四画眉。这步黛派上用场了,用黛画眉,让人更有精气神。

五带面饰。比较多见的是花钿、额黄、面靥、斜红。

六点唇。用口脂或者胭脂涂唇部,各朝代点唇形状差别很大,很能反映当时的审美情趣。

古今相通,古代化妆也是一件充满生活情调的事情,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古人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0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