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松翻簧竹雕一刀一刻下,竹的重生

北京手足癣中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119/8604561.html
北京手足癣中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119/8604561.html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通讯员汪嘉敏

匠人:罗启松

匠作:翻簧凤耳花瓶

制作材料:毛竹

制作工具:毛笔、刻刀

制作时间:年开始制胚,经过多年竹簧表面氧化变成琥珀色后,年雕刻完成

这只纹饰工整,古朴庄重的翻簧凤耳花瓶,看似由16面上下32块竹黄斗角而成。颈腹之间用竹子的横断面拼接,束颈阔腹。颈部上下饰有阳刻纹样,瓶身弦纹下刻有阳雕孔雀图。布局错落有致。

花瓶的颈部断面拼接,是作者罗启松的独特创新。罗启松将花瓶分三四五段装饰,沿口除红木装饰外还在簧面雕刻图案作衬托外,还必须在头颈二旁按上凤耳雕刻,使颈部成一整体感。中间段即是拼接又可装饰颈部变化,必须用红木及竹断面装饰,使整体上求统一效果,还强调角与园孤的统一,在簧面雕刻相应图案来衬托整体的效果。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造型技艺与雕刻技艺的完美结合。在传承人罗启松看来,这就是一名工匠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走进位于台州黄岩的罗启松的翻簧竹雕工作室,只见这位82岁的老人穿着白色汗衫,戴着宽厚眼镜,在一个翻簧器上慢慢地雕琢着。

这位和翻簧竹雕相依相伴近一生的白发老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翻簧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

翻簧竹雕,是浙江黄岩的传统工艺,始创于清同治九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这种工艺因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制作出来的成品色泽光润,线条粗中有细,疏密结合,特别精致。在收藏家眼中,翻簧竹雕的精美甚至胜过了象牙与琥珀。

在年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黄岩翻簧竹雕就曾获得银奖,年南京全国工艺品展览会,又获得特等奖。

上世纪的60年代初期,是黄岩竹雕最鼎盛的时候。国内工艺美术界把黄岩翻簧竹雕、青田石雕、东阳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大雕”。

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也曾专程来黄岩参观翻簧竹雕,评价说:“黄岩翻簧竹雕采用国画手法,把绘画技巧与雕刻手法融为一体,有画面、有题款、有图章,构成一幅幅有诗情画意的工艺品。‘真不愧’浙江三大雕之一。”

罗启松,当时是“翻簧雕刻老艺人”陈方俊的徒弟。

然而这个来自黄岩乡村,穷人家出身的孩子,其实最早爱上的是绘画。

由于幼年丧父,罗启松读完小学的学费是靠母亲和姐姐纺纱挣来的。

他爱画画,家里却并没有足够的钱给他买颜料。

16岁那年,罗启松在县文化馆美术培训班学习时,看到了老师手中的《芥子园画谱》,翻开一看,如获至宝,就借来临摹。

他还喜欢外出写生,山水、动物、花卉,样样涉及。后来,罗启松又觅得《齐白石画册》《于非阁花鸟画集》,又陶醉于这两位大家的笔墨情韵之中,如痴如醉地临摩。

年,因为突出的绘画才能,22岁的罗启松经推荐,进入黄岩翻簧厂,成了一名学徒工。

罗启松回忆,当时厂里所生产的出口产品一般以实用为主,雕刻内容大多是山水线刻和一般花草,至于雕刻复杂、难度较高的鸟类、人物等,一般不会涉足。

而翻簧竹雕这项技艺要求雕刻人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才能上手。即便是学绘画的,也要通过雕刻的学习,才能驾驭这门手艺。

从小就想去美术学校念书的罗启松,虽然进了工厂,没有去成学校,但借着这份工作,他继续在绘画中找寻各种技法,并将这些技法运用到翻簧竹雕上。

“不论山水花鸟人物,我都练习,触类旁通,寻找捷径,把绘画与雕刻融为一体。”罗启松说。

在众人眼里,他是有点“另类”的。别人打样需要先用铅笔勾勒,他拿的却是毛笔。

“她们用铅笔只能画一块岩石,而我用毛笔可以把整个山水都画出来。”罗启松说。

刚雕刻时,罗启松掌握不住要领,不是雕刀刻出簧片之外,便是雕刀穿透了簧片,簧板雕废了半麻袋,心里十分着急。

师父看出了罗启松的弱点,便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他学会用刀深浅、用刀倾斜及刀锋转折的技法,把握靠手腕的力度使画面产生效果的规律。

罗启松一边用心地听,一边刻苦地练。早上班,迟下班,节假日也不休息,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连双脚麻了也不休息。

不到三年,罗启松就出师了,他的翻簧竹刻脱颖而出。而在他心中,翻簧竹雕,也从生产,变成了创作。

以前工厂生产的都是像茶叶盒、相框、印章盒这样的实用器物。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器物都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很多顾客选择翻簧竹雕更看重艺术性,翻簧竹雕的生产方式也逐渐从工厂统一生产,转变成了为客户量身定制。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只翻簧凤耳花瓶,就是罗启松在对翻簧竹雕从实用价值到艺术价值转型上的尝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71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