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妻子提议说去石门山逛一逛吧,听说新开了一处滑雪场,应该很有趣。
我对滑雪场没什么兴趣,但对石门山却一直心心念念。也许正因为我经常唠叨,妻子才格外注意与石门山相关的消息。
大约一小时后,我们到了石门山。滑雪场就建在去石门山的路旁,因为是下午,妻子说先登山,回来如果还有兴趣就进去逛一逛。
当天正逢立春。虽然季节上进入了春天,但一切似乎还没从冬天里摆脱,搭眼望去,远处的山,路旁的树都还是灰苍苍颜色。天有些阴,下了车我不由缩了缩脖子。
“一会儿就热了,得爬山呢!”妻子说了句。
我“嗯”了一声:“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上次我们爬山,还在二中。”
时间真快,转眼间我离开二中已经十五年,当年跟着我们爬山的两个小男孩早已参加了工作,长成了一米八九的大男人。
我们老了吗?不知道。但孩子已经长大却是事实。
旧地重游,难免会想起故人故事。
那也是一个春天,我们一家三口和老同学一家相约去石门山玩,记得当年老同学找了一辆面包车,我们爬完山还在山下的小饭馆里喝了点酒,两个小男孩欢得像野马驹。
爬山时两个小男孩一路欢叫着在前面跑,两个男人在后面跟,两个女人不紧不慢地看着疯跑的孩子,看着像孩子一样撒欢的男人,一边登山一边闲聊。
天晴朗朗的,风轻柔柔的。
石门寺的大门关得紧紧的没法进去,我们脸贴着门缝往里看,似乎也没看到什么,只记住了两大两小四个男人黑黑的脑袋紧贴门缝的画面。
我站在孔尚任的青石雕像前,久久凝望。
孔尚任的雕像很高大,他凝望着山下的风景,也许回望《桃花扇》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故事背后的山河沧桑。
我凝望孔尚任,遥想当年他是怎么隐居在此青灯对孤窗笔墨诉幽情编织这个令人感慨复唏嘘的人生故事。
两个小男孩大约十岁,出发前我们还怕他俩爬山会嫌累中间闹性子。没想到这一路爬到顶如窜烟的钻天猴连蹦带响打前锋,时不时还扭过头来笑话我们走得慢跟不上他们步子。
很快便到了顶,上了亭子。两个小家伙爬上石板凳抱着柱子嘿嘿笑。我们也先后到了亭子,小小的亭子站着坐着不少游人。
站在亭子四处远望,群山连绵如屏障,高高低低宛如天边起伏的波浪。
“远山如黛,翠色含烟。”一句感慨不由从心底涌起脱口而出。
“又犯呆痴……”妻子嘲笑了一句,两个女人笑了起来,两个孩子虽然不知道她们笑什么却也跟着哈哈大笑。
两个男人领着各自的儿子站在峰顶栏杆处,仰望,远眺,俯视。
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各种颜料胡乱混在一起却不经意中绘成一幅绝世画作,自古而今还没有哪个人能绘得出如此美妙的图画——你猜我此时心里涌起的感慨是什么?
我想起了李逵,也许只有李逵那句才能真实表达出我此时的情绪:“哎呀,真他娘的!”我懊恼自己愚笨,千万枝笔千万首诗句都无法让我描述此时的感觉,能表达我此时情绪的竟然只能是黑旋风那句粗糙的俚语。
我不由伸长了脖子,探出栏杆长啸一声:“啊——!啊——啊——啊——!”
老夏也不由地长啸,两个小家伙也蹦着跳着,伸长脖子“啊——”了起来。
亭子里几个小孩子也跑到栏杆旁,像我们一样尽情地“啊——”了起来。
一时山谷里全是回音。
两个女人笑了起来,亭子里的游人也笑了。
“这么多老藤,上次来时有没有?”
妻子的提问把我从回忆里拉了出来。确实,石门寺下边的山路两旁到处是藤萝,老枝如虬龙盘卧,细枝在迎风披拂,更有粗大的藤条横过山路,与老树缠绕一起,似乎有意搭建起来的迎客门。
我们赏着,拍着照,赞叹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含珠台”。
这是唐朝的两位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宴饮分别的地方,上次来我站在小亭子里呆了很久,这次来还是不由自主地走向亭子。
景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站在此处赏的不是景,或者说这看似简陋的亭子本身就是景,我站在亭子里发呆本身就是景。
我痴痴地想当年李太白与杜子美一块登石门山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他们老哥儿俩坐在这块平坦的石台上对饮的时候,会不会想到这块小小的石台甚至整座石门山因为他俩落魄的诗人而美名远扬?
大概不会。一直自视甚高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李白此时刚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逐出长安城,政治梦破灭的他心情不会好到哪里;而更年轻一些的杜子美还没近距离看到过梦开花的样子,东奔西走却又报国无门。一个失落颓唐,一个是茫然怅惘。他们怎么会想到醉一肚子闷酒然后各奔东西的小小石台竟然会名垂青史?
就如那“孔子登临处”,泰山有,石门山有,其他的山有没有我我不知道,但我猜测也会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上大学第一次登泰山经过这石碑处就在想,后来登石门山经过内容一致规模略小的石碑同样在想:两千多年过去了,登泰山或石门山的人多了,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浪一浪,达官贵族甚至皇帝有多少人留下痕迹,为什么独有这孔子?而当年登山的孔夫子不过如灰溜溜丧家之犬处处碰壁,他又何曾想到后世会记住他登山的痕迹?
风过,雨过,花开过花落,两千年岁月就如流水过,两千年间的生命就如浮苹被流水冲刷又被流水淹没……
就在我的胡思乱想里,妻子喊我拍照的声音传来。
我赶紧收拢云游千载的思绪,颠颠地跑到妻子身旁,按她的指令拍出一张张胖菩萨般的笑容。
“来早了,还没春的样子,过几天再来。”
嗯,早了。虽然立了春,可冬依然不愿意放弃它的阵地。
但那拂面不冷的风提醒我,春天已经到来。
(滑雪场没细玩,只拍了几张照片)
壹点号壹粉唐长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