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聊文化,影视为何兴起日本风?
《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奥斯卡最佳造型服装,看来世界级影评大师表演艺术专家都没大吧专注历史专业艺术,都是俗人。《天国王朝》没得奥斯卡最佳服装只在西班牙戈雅奖拿了个提名看来鬼佬也是俗套庸人无可救药。人类艺术审美在贵倭,贵倭专业在大吧。我大核复国有望啦!中国人写西方魔幻小说除了人的名字比较洋化没有看出任何西方文化的核心特征。
西方人名毕竟没有汉字原型,某些国产剧的日本人名完全是国产化,比如娟子、凌子,我还从没见过日本人用这两个字取名的。根据厚生省的新登录数据来看平成年以后用子结尾的女名依旧很多但比例已经呈现减少趋势了,而使用传统姓氏和西洋名结合并用汉字表达的女名却越来越流行。之所以国内编剧会犯这个起名的错误,是因为中国人当中真正的和学家并没几个,不会从民俗和传统以及读音年代地区等复杂的限制要素去思考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或者流行这样的名字。正常日本人起名首先考量的是读音悦耳和汉字书写的优美。中国编剧显然没有意识到同一个意思和写法的汉字在日语中发音和汉语不同。
反正影视剧都是虚构的东西,多多少少都是会有虚构成分的,真的贴近历史史实你会去看吗?我们又不是历史顾问.太钻牛角尖吧?影视剧都是消遣娱乐的产物。《赢天下》说的是先秦时代,那时连中国史书都没有记载日本,也许在导演心目中,古代都是一个样。这个剧中的服装人物造型和印象中先秦时期有很大差距,不过导演可以狡辩说:这是架空世界幻想先秦的网络剧,你们可以当动漫特摄片来看,那样观众就无法吐槽了。先秦人知道芥子朝鲜和殷人东渡的事。也许当时秦人概念中的四岛就是蓬莱仙岛或者山海经里记载的样子吧。在我看来这种考证就是盲人摸象,根本没有实证价值和数学精度,同样的航海图拿葡萄牙和荷兰的16世纪海图和明朝海图比下看看,欧洲海图已经基本接近今天的卫星扫描作图,中国的海图和实测简直千差万别。
举个简单例子从知乎上看的讽刺明朝航海技术的:郑和下西洋下了7次,据说都到达了非洲西海岸和开过好望角了。然而澳大利亚就在印尼的边上,郑和去了那么多次印尼和马尼拉居然发现不了澳大利亚这么大个岛。群体狭隘心理文化氛围下形成的思考僵化可见一斑,甚至连古希腊时期就有的翻转棋盘思考法都没有掌握。从郑和的路线来看,没有发现澳大利亚也在情理之中,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岛屿成千上万,郑和出海的动机是建立朝贡体系,不可能把时间都花在澳大利亚北部的那些岛屿上。早年的欧洲人发现澳洲大陆后,也不感兴趣,认为是个大荒原。因为14世纪的葡萄牙出了一位喜欢天文数学和航海冒险的政治领袖-航海家亨利王子。在他的大力资助下,工程师和数学家绘图学家造船工匠和机械师才能全心全力投入远洋技术的研究和设备开发。
16世纪时候的英国人已经发明了浑天罗盘,运用天文观察和地理实测结合的数学交叉验证法,把海图上所有地理诸元的精度都精确到了分以内(经纬度的单位是度-分-秒)除了南北极,基本已经点亮了今天地球仪上海洋陆地的全部角落了。因为郑和下西洋根本的任务还是奉朱棣的密旨追杀孝文帝朱允文吧,对古代封建王朝而言绞杀国内的政敌保证江山巩固才是第一要务。不过尽管郑和到过非洲东海岸,但国人仍然相信中国大陆是世界中心,世界四面环海(即使从没见过西海和北海)?大概现在国产剧的舞美和服装道具这种班组都是过去被港台老师带出来的。
而港台那帮师傅又是早期港片黄金时代学过日本的。于是就产生了孙子像爷爷的隔代基因效应吧。虽然很残念,但貌似确实就是如此了。还有一个著名的槽点是关于鬼怪志异小说《阴阳师》,很多评论家和民俗学家都指出了其实小说里出现的怪物和传说的原型和出处都是江户时期后才有的,平安时期并没有盛行这样的怪物和传说,但是因为小说太过于经典,所以读者观众约定俗成的认为平安时期的日本就是小说改编的影视中的样子。
带着娱乐心态去观影也可以,带着大家来找茬的心态来看也并无不可,纠错一下也可以得到别样的乐趣和知识,这就是网络信息时代特有的思考和阅读扩展现象。假如穿越剧考证严谨就能写出更多有趣的细节,观众欣赏水平高了,现在的影视套路不买账了以后也许会往实证方向发展。但是那些找茬的也太钻牛角尖了,矫枉过正+吹毛求疵!虚构的东西而已,即便再怎么反映真实,都是会多少有虚构的成分在的……而且纪实性的作品,也会加入很多个人的主观成分和思想的……有本事干嘛自己不去做历史顾问?或者干脆去看纪录片或者动物世界去?但是总归戏说和虚构还是有自身的价值……反正港台我敢说是从来没拍过所谓的历史正剧,都是戏说.完全往实证方向发展会有多少人真正愿意看?
《封神演义》本身就是商朝灭亡将近年后写的,小说的指导思想是道教,还充斥着佛教和儒教的内容,这些东西都是商朝以后的产物,这种题材的影视剧与其模仿商朝,不如模仿明朝……假如现在有人能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表现姓氏,画一部全唐朝各个时期的服装饮食生活细节大图鉴,就像英国的鱼鹰出版社的历史写实油画一样,现代人对于古代先人的了解将客观全面很多。汉代甚至之前便有了白妆,用的什么材料(就是某种白粉而且能用的颜料也少),怎么化都有详细记载。那时的白粉化出来只能是和日本一样。因为材料限制。中国传统服饰若是完全复兴,也就没日本什么事了,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是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