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黄河青山汤南南

汤南南

本文图片均由艺术家和寒山美术馆提供

“这个背景的声音要调大一点。”汤南南说。

音量调高。随之,枝叶摩挲枝叶,黄牛、白鹅,沙沙声中,老农的背影。

养鹅人上山砍树。

渔樵时代

6分07秒16:94K

彩色单屏录像

“树带着来自垂死山林的消息,与牛羊鸡鸭一起对抗将要被吞没的古道。”在这件名为《渔樵时代》的作品说明中,汤南南如此写道,“这是一条通往城市的‘终南捷径’,也是山水通往人间、少年通往梦想、庄稼通往城市、村夫俗妇出没的渔人之路。”

按俗称,“渔樵”之后是“耕读”。

如你有幸看到,这一段时长6分07秒的彩色录像,正似艺术家的一体两面:背山面水,出山入关。

01少年通往梦想

少年汤南南,在年考取了集美师专美术系。

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为著名华侨陈嘉庚所创办,因艺术专业拟整合到厦门大学,该年的师专艺术专业只招收中专班。“大家推荐我去考,没想到我就考上了。”

那一年,汤南南正好16岁。

此前,他喜欢画画,也画得好;此后,他以少年身,受教于大学老师,与一帮大学生整日厮混。

“集美师专有两个系最强,一是音乐系,另一个就是美术系。”年6月9日,汤南南坐在苏州虎丘区一家酒店的顶层阳台,回忆入学第一天学校组织的四场活动:

“先去参观厦门象屿码头——在码头就可以看到吊集装箱的吊车;接着参观悦华宾馆,那是厦门特区第一家涉外的五星级酒店,我第一次看到网球场、游泳池、总统套房;然后是生产电视机的厦华电子;最后去的是群艺馆,看了两个老先生的水彩画展。”

对于一个县城少年而言,这一日的密集行程太过震撼——此前他唯一去过的大城市就是漳州,“在那儿吃过冰淇淋”。

另一影响深远的经历是第一次进学校的图书馆,他看到一本特别厚的书。“我就把它抱出来,放到桌子上掀开后,发现是立体的古希腊文明地图——那个地图是凹凸的,整个爱琴海都呈现在眼前,那个场景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上世纪80年代是知识爆炸时期,“全校师生都生活在集美学村的一个小院子里,看书、学习、运动,聊天,晚上就听老师吹牛,全是这种。”

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公演的时候,我们就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完后所有人都呆了,老师买了两瓶酒,带上一帮学生到他宿舍去聊到天亮。”

“教我的老师中,有一半都是‘厦门达达’的参与者,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去过黄永砯(点击看相关文章:世间本无黄永砯)的工作室,也看了几乎所有‘厦门达达’的展览,”他说,“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艺术是可以‘乱搞’的。”

“厦门达达”是中国“85新潮”美术运动中最为激进的团体。年11月20日,这一团体以焚烧自己的参展作品为“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画上句号,核心人物黄永砯在展馆外的广场上用石灰写下:“不消灭艺术,生活不得安宁”。

“当时有几个很重要的参与者——李跃年、蔡立雄和陈承宗,每个周末就从厦门来我们学校,跟我们聊天、跳舞,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讲了很多东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就是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你身边所有东西都可以用来做艺术。”

耳濡目染达达主义者的“行径”,可想而知,年,当19岁的汤南南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云霄县的中学做一名美术老师时,会感觉到何等寂寥。

“你想我都接触过’达达’的思想了,回到老家县城里,根本没法跟人交流。”他跟学校申请了三楼角落里的一个小房间,每天关在房间里,在报纸上临摹米芾的字,写完了就扔在地上,最后铺就了一层20公分厚的“地毯”。晚上无事可做,就凑着煤油灯或蜡烛看书,“我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妈妈给了我一箱橘子,我一边吃橘子,一边把橘子皮放到蜡烛上去烤——会发出清脆的啪啪的声音,而且还有一股很好闻的味道。”

那是一段有如青灯伴古佛的苦旅。他看朱光潜,读《傅雷家书》和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后者让他记住了两点:“第一,真正的艺术家是要饱受磨难的;第二,你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很牛的东西,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要把它们呕吐掉”。

他也读欧文·斯通的小说,描述梵高的传记《渴望生活》对他影响至深;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王朔的《空中小姐》,以及许许多多的现代主义小说,伴随他度过“有一点英雄主义的自我挣扎”的青春期。

年,不死心、有梦想的汤南南,决定要去读大学。他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油画系。

02庄稼通往城市

上大学,是他“对艺术(的信念)坍塌”的过程,汤南南说。

油画系偏写实主义风格的训练从未提起过他的兴趣。他因此天天逃课(唯一的例外是易中天的课),自己安排如何打发时间。

大一主要是看书——沈从文、米兰·昆德拉、鲁迅……他通读全集,周末晚上看至宿舍熄灯,早上醒来,躺在床上继续看到中午,直到饿得不行才起床。

躺在床上就可以望见厦门的海。天热时,他跟几个同学会在晚上下海游泳,游完后到校门口其中一家小店里冲澡,换上干净衣服,坐下来喝老板早就为他们冰镇好的啤酒。

大二的滋养则来自电影。此前有一个考古专业的学长带他去图书馆看了一场《与狼共舞》,大受震动的汤南南随后加入学校的电影协会,从此可以自由借阅图书馆里的录像带,“几乎把80、90年代的所有电影都看完了”。

年,录像厅方兴未艾,在厦大周边遍地开花,连旁边南普陀寺的和尚们也趋之若鹜。然而汤南南与电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早:妈妈是县城老家电影院的职工,有一段时间,他们一家就暂住在电影院里,新片上映,汤南南总是可以第一个看到。有时候他坐在家里写作业,每当耳朵听到精彩的部分,就把笔一扔,跑进电影院里再重温一遍。“那时候全民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影,我去买猪肉的时候,人家都会给我先切好,因为他们想从我妈那里拿到位置好的电影票。”

汤南南20岁时为姐姐的婚礼所临摹挂历的画,未完成,年

如果说校园文化和电影的影响让汤南南脱离一个普通学生循规蹈矩的轨道,那么老师的因素是促成艺术幻灭的最后一个原因。

“当年参与达达、跟我很要好的老师,几乎在我入学的同时全部下海了。”汤南南回忆道,“集美师专时期,他们对我印象都很好,所以当他们开了公司,知道我上了大学,还是经常来找我玩。我就看着他们怎么赚钱,怎么花钱。

年从厦大毕业,他也随着这帮老大哥从商,当了一年多的总经理,管理着一百多号员工,“因为那份工作了解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部门、企业,有钱的、没钱的……”最后却发现:“自己没办法朝九晚五地做这份工作”。

到了年底,30岁的汤南南终于下定决心:“我就想做一件不用跟别人商量,自己说了算的事情——所以就想当艺术家。”

不过他并未马上去置办画笔和颜料,而是去买英语书。

“为什么?”那天我问他。

“因为我不想为了钱去做艺术。”汤南南回答,“我想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

他当时分析,美国的艺术家靠画廊,欧洲的艺术家靠基金会,中国的艺术家只能进高校;要进高校至少需要硕士学位,要读硕士,英语就必须要过关。

接下来的人生一如他所计划:一年半考研成功,三年读研,年获厦门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后,他进入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即其母校集美师专的现称)任教。他当年期望的理想实现了:在一个城市里有一间很大的工作室,爱画什么就画什么;还有一条狗。

汤南南

年生于福建云霄戏剧世家。年获厦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年起历经7年,于年获中国美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当然,故事仍在继续。到了年,一位挚友的去世,失恋,加上艺术创作遭遇瓶颈,汤南南觉得,在厦门待的时间已经足够长,是时候离开了。

他报考了中国美术学院,在邱志杰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从厦门到杭州,他把所有行李放在一辆车上,费时一个星期找到住的地方,房东老太太倚在自家别墅二楼的门上跟他寒暄:你来读博士呀?你那个车太小了,我儿子才读中专,开的就是什么什么车——停在车库里,两辆呢。

汤南南工作室一角

他花了7年时间才读完博士,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中国美院和导师的最大作用是,“它把我从一个地方上的、只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0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