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妙手画非遗三位手工匠人

公益中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80504/6213655.html
03:41

新华社天津6月12日电(记者宋瑞、张宇琪、栗雅婷)针线、刻刀、磨轮作笔,布料、木板、玻璃作纸……非遗,可以“画”在哪?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三位天津的非遗匠人手上有度、心中有稿,用妙手将非遗技艺“画”出新生机。

旗袍展韵味:画出“花样年华”

华美的牡丹刺绣,精致的对称花型盘扣,圆润立体的熨帖包边,在百年老店老美华的旗袍订制车间,一件件手工制作的津派旗袍精美雅致。

44岁的张杏梅是老美华津派旗袍手工盘扣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只见她坐在缝纫机前,双手娴熟地转动绷架,进行旗袍制作的刺绣工艺,不一会儿,一个嫩绿的叶片便绣成了。

在老美华工作期间,张杏梅长期从事旗袍量尺、裁剪、试样、制作手工盘扣、手针缝制旗袍等工作,具有丰富的旗袍制作经验。“制作一件津派旗袍,细分下来有量体、缝制、归拔、盘扣等多个步骤,步步都有讲究。”张杏梅说。

依照顾客身形为其量体裁衣,用坯布裁剪旗袍的初始模样,裁剪布料并认真设计旗袍刺绣图案,深入解析旗袍不同部位的尺寸和细节,再经顾客试衣、调整版型……张杏梅说,要经过一个多月的制作和层层质检后,才能交到顾客手中。

6月9日,在老美华旗袍制作车间,手工匠人正在制作旗袍。新华社记者张宇琪摄

就连旗袍的装饰盘扣,张杏梅也要精益求精。“我们盘扣的缝制针法有严格要求,直扣钉缝时,每寸不少于15到20针,针脚细密不外露,且十分结实。”张杏梅说,这使得盘扣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更能保证其正常的纽扣功能。

“津派旗袍用料颜色比较艳丽,款式得体,更为实用,普通老百姓都爱穿。”张杏梅说,旗袍制作手工匠人们也在传统中寻求创新,在原有旗袍款式中增添了很多新鲜元素,如设计水滴领、圆领等衣领样式,以及更为方便的裙摆款式。

如今,张杏梅经常参加网络展示课程,展示盘扣等津派旗袍装饰的制作工艺。“旗袍制作非常复杂,我们挑选相对简单的盘扣制作进行教学,让体验者更好地感受制作旗袍的过程。”

“年轻人可以从中找到兴趣点,并爱上非遗技艺。我相信正因很多年轻人的喜爱,旗袍制作的非遗技艺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褪色。传承和发扬旗袍制作非遗技艺也将是我一辈子的坚持。”张杏梅说。

年画品年味:画出“莲年有余”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兴于明末清初,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主题见长,于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于年的天津杨柳青画社,继续保护和发展着这一民间艺术。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大致分为勾、刻、印、绘、裱五个步骤,刻这个步骤极为考验刻版师的技巧和耐心,一块“娃娃抱鱼”的版刻完得一两个月的时间。

年出生的郗旺,是杨柳青木版年画木刻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拿到设计好的勾描线稿之后,要将其反贴于一块刨平的杜梨木上,用微微蘸水的布将纸轻轻搓掉,墨线便留在板上。“图案雕刻在木版上要讲究刀锋的功力与力道的把控,刚学的时候,手划破是常事儿,但手里这刻刀用得久了,仿佛就成了手指的延伸。”

6月9日,天津杨柳青画社展示的年画。新华社记者宋瑞摄

“木版年画上的‘肉线’是个精细的活儿,线条得刻得细腻流畅,‘肉线’就是年画上娃娃脸部、胳膊和腿的线条,尤其是脸部线条,最为传神,整个画面的精气神儿都在脸上。”郗旺说。

除了墨线版,还有不同颜色的套色版,这样整体线条和大面积的色彩晕染都能靠印刷这个步骤快速实现,之后便会有彩绘画师用特制的画笔补线上色。

39岁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彩绘传承人王艳已经加入杨柳青年画社彩绘组十几年了。光是画年画娃娃的红脸蛋儿,王艳就练习了一年多。“‘转脸’是彩绘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得用特制的扁笔,一半蘸颜料,一半蘸水来画。转脸转好了,娃娃的脸才红润透亮,看着才可爱喜庆!”

一张张吉祥喜庆的年画背后是整个团队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坚守。“这两年团队在不停地设计新的图样,保留传统的同时加入年轻人喜爱的元素。此外,还创新年画装裱方式,让其更好地与现代家居风格融合,让传统年画以新的方式再度走向寻常百姓家。”天津杨柳青画社裱画工作室主任郭津伟说。

玻璃画赏趣味:画出“野趣横生”

磨轮粗糙厚重,玻璃晶莹剔透,二者相互摩擦,却能碰撞出艺术的火花。在张春林的工作室里,非遗被“画”在了玻璃上。

玻璃画染磨技艺是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8岁的张春林是这一非遗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他的工作室中摆满了玻璃画制品,清雅独立的竹子、凌风傲雪的梅花、威风凛凛的猛兽、仙气飘飘的白鹤全都“跃然纸上”,散发着闪耀的光芒。

“玻璃画共有三种工艺,玻璃油画、玻璃蚀刻和玻璃磨刻。”张春林介绍,玻璃画讲究一个“反”字,先画细节,再画背景,再加之镜面效果,手工艺人画的画、写的字都是反着的,“反画正看”是玻璃画的一大特点。

刚刚学习玻璃磨刻时,张春林常常在操作台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日日夜夜与玻璃、磨轮为伴,手受伤也是家常便饭。“刚上手的时候玻璃很容易被磨裂,划到手就贴个创可贴继续练习。”

6月10日,手工匠人张春林正在制作玻璃画。新华社记者栗雅婷摄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自幼学习玻璃画染磨技艺的张春林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磨轮作笔,玻璃作纸,腹中有稿,一气呵成”。

为了让玻璃画不被时代所淘汰,被更多的人熟悉和喜爱,改良磨刻工具,更新创作理念,张春林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现如今,张春林把玻璃画融入到生活用品和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在高脚杯、茶具、首饰盒上增添玻璃画元素。张春林说:“非遗其实离我们很近,可以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将玻璃画融入日常生活中,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希望老技艺能够焕发出新光彩。”(参与采写:王晖、李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9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